现代社会很多科普告诉我们要多喝水,增加新陈代谢,因此我们总觉得要单纯喝水才是算喝了水,其实并不是的;我们每天吃的饭菜、喝的汤等也有水分,呼吸的空气中也一样有大量的水分,这些实际上也是我们摄入身体中的水。
不论是饮用了的水,还是摄入的水,都需要我们身体去运化;我们的脾胃等器官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,若是我们随意牛饮,就会造成脾胃的负担使身体产生不太好的影响。尤其在生病的时候脾胃功能脆弱,经历各种静滴、抗菌素等寒凉药物的洗礼的情况下。
《伤寒论》中曰:凡得时气病,至五六日,而渴欲饮水,饮不能多,不当与也,何者?以腹中热尚少,不能消之,便更与人作病也。就是说得了病以后,病人自觉口渴想喝水,但又喝不多,喝点就吐出来。而现在很多时候,病人根本就不想喝,但周围人却尽量让他多喝,这是“雪上加霜”的行为。文中这个“热”就是人体的阳气,阳气通俗地讲就是人的正能量,身体的一个火盆,在生病的时候,它是用来驱邪的,修复身体的,但在生病的时候阳气要与邪气抗争,肯定有受损,加之病时使用各类寒凉药物的打击,身体没有过多的能量无以温化过多的水,如果这是喝更多的水,无法运化的水堆积成废水便会使阳气更虚,继而加重病情。
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喝水呢?
跟着感觉走。什么感觉呢?就是觉得渴了去喝水。而且喝的时候要慢慢喝,不可牛饮。只有你感觉渴,感觉口干的时候,身体便是对你发出信号,这时候便要喝水了而不是晨起要喝水,生病要多喝水,平时要多喝水的饮水习惯。
按照《黄帝内经》的说法,养生要“法于阴阳”,天热汗出得多,我们容易觉得口干口渴,我们就要多喝点水;天冷了,毛孔闭合,出汗少,自然要少喝点水。那么有人问为什么晨起喝一杯水不太好。我们知道早上是太阳升起的时候,我们的身体的阳气这时候如同太阳升起一样,能量慢慢从低点升高,这时候我们当通过慢跑、太极这些动则升阳,促进阳气生发,而不是一杯水下去把生发的阳气给浇灭了。
不用规定什么时候喝水,也不用规定喝多少,感觉需要了才去喝,但注意一点就是慢慢喝 ,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口干口渴症状明显,根据感觉喝的话会喝很多水,容易增加脾胃负担,不可牛饮,牛饮就是大口大口地喝,一次喝大量如牛饮水。我们平时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运动后或者劳动后口渴,就大量地快速喝水,喝后腹胀欲呕,渴仍然解决不了。关于喝水速度,有个故事:古时炎炎夏日,有一个长途跋涉的行人,口渴难耐,忽然望见一老者正在打水,忙奔跑着喊道:“老人家,让我喝口水吧。”老人见状,抓了一把杂草,放进了桶内,说:“喝吧。”行人很是不高兴,但因口渴难耐,不得不喝放了杂草的水,因为有杂草,只能边吹边喝。老者待其喝完水后说:“我放杂草并非害你,而是要你慢慢地喝,如果不放杂草,你就会一口气喝过多的凉水,从而导致你产生疾病。”所以水要喝,但要慢!
正确的饮水方法对我们的健康十分重要,正确的喝水方法是,水要喝,喝得不要过多,同吃饭一样,保持半饱就可以了,不必喝得饱饱的。